日媒称中国游客旅游方式变了日本中文人才极度短缺高薪聘请依旧招人困难
如今是各行业都在缺人,据日媒报道:伴随着中国赴日旅行团时隔3年半的重启,近来日本国内对中国语人材的需求猛涨,如何确保有中文服务能力的人才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受到团体旅行的解禁的影响,东京等繁华街区已经出现了大量说着中文的游客。这些游客的身影不仅局限于百货公司等地,他们还会排长队去打卡有趣的店铺、以及一些在日本备受瞩目的美食店等。
对于这样的消费转变,日媒称:很显然,中国人的旅游方式已经从过去的“爆买”逐渐转向了新的阶段。
不过,伴随着迈入新阶段,一些问题也渐渐浮现。
疫情前的2019年,是中国游客到日本旅游的峰值,仅一年的时间,就有959万人赴日。当时,10个外国游客中就有3~4人来自中国。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日本商家开始积极引入中国人使用的支付方式,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卡等,这让中国电子支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日本。
可付钱没问题不代表就能让客户买东西。
在日媒采访中,许多日本的商家表示,由于店铺里没有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为了应对中国客人,就只能准备一些翻译好的固定例句打印在纸上,例如“我去看一下库存您稍等”、“还有不同颜色可供选择”、“我会帮你找尺码”这类的应对客人最基本的短句,然后双方指着纸上的内容进行交流。可这样的办法也只能应一时之急,因为很多时候客人还会问一些纸上以外的问题......
也有商家表示,虽然自己店铺有雇佣会讲中文的人才,但并不是所有店员都能讲,这就导致大量的接待工作都集中在会说中文的那个工作人员身上。结果顾客来店后一看到需要等待就转身离开,错过了许多销售机会。
日媒称:目前日本国内会说中文的人才严重不足,许多商家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只能和派遣公司合作,付高薪聘请会中文的临时工。甚至还有人直接打电话到语言学校,希望中国留学生出来做临时的翻译人员。一名在语言学校就读的留学生就接到了一份旅游公司的季节工合同,薪资比他做物流拣货多出了50%。
在采访中,一家专门做中文的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自从中国方面全面放开出入境以来,咨询中文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前往中国工作做准备,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国内就职的竞争力,还有的是因为疫情结束,以前只能通过邮件联系的中国客户现在能够直接见面了,所以才考虑开始学习中文。
毋庸置疑,随着疫情结束,人们重新意识到中日商务关系的紧密性,学习意愿也增加了。然而,能够实际对应客户的人才依旧严重不足,专门提供外语人才派遣的「托莱夫株式会社(TRIFLE)」的CEO久野華子女士如是说道。
"从百货公司到银行,各行各业的业务合作一直排到了今年年底。但因为会中文的人才严重不足,我们自己也疲于应对。特别是一次性或限时合同的项目,能够应对的人才就更少了"。
据了解,虽然中国留学生占日本外国留学生总数的1/4,约为74万4000人。然而,在日本,能使用中文的人和学习中文的学生数量都相对较少。与学习英语的人数相比,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以考试报名人数为例,2022年的托福考试报名人数约为197万人,而英検考试报名人数约为420万人。相比之下,参加HSK考试(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约为4万人,参加中检考试(由日本中文考试协会主办)的人数约为6000人。仅仅从参加考试的人数上来看,中文考试的报名人数不到英语考试的百分之一。
再加上具备实用水平技能、正在寻找工作并能够应对工作的人相当的少,会中文且能胜任工作的人才就成为了稀缺资源。
与此同时,日本出租车行业已经到不得不使用外国人司机的地步。
日之丸交通继四大公司“大日本帝国-大和汽车交通、日本交通、帝都汽车交通、国际汽车-”之后。在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的2017年,开始致力于聘用外国人。虽然是实验性的项目,但到目前为止招聘了很多外国司机。
有出租车行业内负责人表示,从2015年开始,我们致力于招聘女性司机,在册人数超过了100人。接下来,我们加大了对外籍司机的招聘力度。2017年,我们的在册人数只有6人,现在的目标是达到100人。应征者是录用人数的两倍以上,但是因为在留资格和日语能力的问题很难被录用的情况也很多。
即便如此,考虑到高龄化的发展,以及未来入境旅客的需求增加,如果不依靠外国人的话肯定会迎来周转不开的局面。
日本国土交通省近日表示,将让人力严重不足的卡车、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方面聘用外国人。决定今年内将在留资格“特定技能”中添加“汽车运输业”,以便向接收外国人司机发签证。
围绕日本国内运输行业,从2024年4月开始,日本政府决定将司机的加班时间上限定为每年960小时。受此影响,各运输公司的司机人手不足问题将更加严重,而出租车司机的不足更为严峻,运输行业内人士担心将会出现“2024年问题”。
全日本卡车协会、日本巴士协会、日本全国出租汽车·出租车联合会等3个团体,分别在今年春制定的23年度事业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在特定技能对象中追加驾驶员的要求。受此影响,日本国交省正在推进掌握不足的人手规模和今后5年的外国人接收数量、装卸货物和与客人的沟通等与行业相适应的司机技能考试。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今年7月司机的有效求人倍率分别为卡车2.14倍、公交车2.29倍、出租车4.15倍,大大超过了所有职业的平均水平-包括***-。
急需外国人出租车司机
到日本旅游的国人应该会发现,日本的出租车司机几乎是“银发族”,因此,确保年轻一代司机也是该行业当务之急。
当然,从事司机工作需要日本的驾照,特别是载客的巴士和出租车必须取得“第2种驾照”。考试只使用日语,对外国人来说难度很高。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外国人参加考试时,应该如何进行支援,以及对安全驾驶的对策也需要进行讨论。也有人提出应该设立针对外国司机的研修机制。
说真的,对于外国人来说,在日本当出租车司机的门槛很高。此前受到特定活动的就业签证的影响,但现在即便放宽签证,要驾驶出租车仍需有很多资格证书,必须取得2种驾照、N1-日语能力考试的最高等级-、大学本科学历等。因此,据介绍,截至目前,在日本工作的外国司机几乎100%都是没有就业限制的在留资格持有者。
总之,若考虑日本工作,提前学好日语吧。
话题来源:东京情报速递
日本是如何歧视中国游客的?
近日, 据报道,中国和韩国是日本最大的入境游客来源地,两国游客为日本带去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政府也一直在加大吸引两国游客的力度。但是与此同时,日本旅***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歧视、坑骗中韩游客的现象。
不把车辆租借给中韩游客
据日本《琉球新报》报道,8月24日,在冲绳宫古岛警署与“车辆租借”营业者的意见交换会上,一名男性警察以中文和韩语翻译人才不足为由,称希望业者不要把车借给外国人。
根据这名警察的说法,警署内会说中文和韩语的人并不足够,发生事故的时候会很花费功夫。“希望不要借给那些不能及时找到翻译的人”,并且鼓励大家借给说英语的人。事后,该警察表示这只是个人见解。从事车辆租借服务的营业者则表示,“没想到警察会这样说,虽然没有特别在意,但是这却是对访日游客的一种消极对策。”
冲绳人权协会的永吉盛元事务所长说:“虽然这种发言算不上是对外国人的歧视,但是却说明了这位警察官的认识上的不足,警察对民间营业者这么说的话会阻碍到营业。”
根据宫古岛署的数据,外国人租借车引起的物品损失事故从2015年11件,到16年41件,翻了4倍。截止至17年8月28日的现在有25件。
另外一方面,虽然署内有能说英语和中文的警察,但是能说韩语的却没有。警察署在民间找到的翻译有英语3人,中文2人,韩语翻译却找不到。警察署说道:“虽然是为了说明翻译不足的情况但是确实进行了不适当的发言。这里给造成了麻烦的各位道歉。会对发言人进行指导教育的。”
中国观光客与差价10倍的看板
无独有偶,本月初,冲绳县宫古岛市的砂山的沙滩上,休息用品租赁的老板在租用遮阳设备的周围的看板上写着只有中国人租借费用是2万日元。这个费用比平常的费用贵了10倍,面向日本人的看板仅仅只要2千日元,面向中国人的却贵了10倍!
看见看板的人对古岛市进行投诉说这难道不是歧视吗?营业者在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观光客把1人用的椅子给五个人坐,椅子经常会坏掉,然后就不想借给他们。只是因为不想椅子坏掉所以才不借,并不是歧视。”不过最后表示会慎重考虑解决方法并且把看板撤掉了。
这家店自从14年之前就在营业了。看板是7月中旬的时候设立的。店老板说:“中国人素质低下,十多年来都在忍耐,今年不想借了所以把价格提高了10倍。”
宫古岛观光协会说:“观光产业正在发展中,这样的看板设立在观光地的话,会让人对观光地的印象变差。希望市和县能赶紧协定条例以方便更好的管理。
冲绳人权协会说:“冲绳全体对待观光游客的方式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人权问题以前就不怎么放在心上。希望地域借此机会能够学习一下如何正确的应对。”
曾经,北海道的小樽市的一家澡堂,在2002年,以外国人为理由拒绝其进去澡堂泡澡。因为违反了日本的《人种差别彻废条约》外国人们把这个公司告上了法庭。随后由札幌地方裁判判决公司赔偿300万日元。
日本人喜欢说英语圈的人,对中国人差别对待。小编认为在日华人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通过正规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希望国人来到日本能够尊重并遵守日本的规则与制度,不要给机会让他们自己的差别对待找到理由。
同时也很不喜欢国人说的一些风凉话,觉得日本人就是高素质,歧视你就是因为你在日本行为不妥当。没有体会到被歧视的滋味是不会知道这种滋味多难受。小编自认为日语说的还不错,却曾经在居酒屋以“不接待日语不好的人”为理由赶出去过,也曾经在家附近的自行车修理店被一个老头店长拒绝给自己的轮胎打气。当然这些都是少数,大部分的日本人表面上还是彬彬有礼的。希望中日间友好相处,和和睦睦,逐渐改变日本人对国人的“刻板印象”。
日本游客都傻了眼,为何中国游客赴日旅游不在买买买了?
曾几何时,中国游客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所到之地,总是掀起“腥风血雨”。的确,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非常惊人,许多国家非常青睐中国游客,在青睐的背后,其实对于国人来说,五味杂陈。
而日本,也是很多中国游客必到之地,也曾有媒体爆料,日本的抽水马桶被中国人抢购一空。但是如今,中国游客赴日不再买买买了,这让很多日本人感到惊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中国人开始支持国货。
曾几何时,部分中国人可能存在“崇洋***”的思想,但是如今中国的凝聚力越来越深,我们开始支持国货。
因为国货也不乏很多好产品,曾经的我们缺少尝试,如今幡然醒悟。于是大家来到日本不再是买买买,仅仅是感受一下日本的名胜古迹。去一个国家,感受它的精彩文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二、理性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
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不过是70年的时间。而在这70年当中,中国不断崛起,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也早已解决,如今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
大家的思想开始成熟,也变得更加的理性,这是因为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在提高,大家不在专注于买买买了。理性消费成为了大家的首选,这也许让日本人觉得很惊讶,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进步。
我们不是行走的银行,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