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草原写依依惜别的日记?
“草原,你好!当我扑进你的怀抱,就被淹没在绿色的波涛。当我第一次纵马飞奔,才真正懂得辽阔的味道……”唯美的歌声还在耳际回响,我却要与广阔无际的草原分别。

此时,夕阳已西下,把大地照得通红,几片同片晚霞覆盖天空,把整个天都映红了,红红的,红红的,抹了一把温馨的友谊,似乎一座红桥架起,载着咱们的友谊,让咱们蒙汉的友谊连起、拉近。待到分别了,但谁也不肯走。你站在那,我站在这,对视着,虽语言不同,但心可是一样,大家心领神会。这时,主人走了过来,几次拥抱,几分温情,恋恋不舍地搭着我的肩膀,我们向蒙古人们告别,他们向我们告别,再告别,我们再回敬。

“谢谢你们今天的热情款待,让我们品尝了许多美味,领略大草原的风光,观赏了你们优美的民族舞蹈!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来我们的城市,那可是也别有一番风味呢!”我上前同主人握了握手,几次拥抱,几份温情,他们的脸上是微笑,但更多的是不舍的神情。

这时,天空慢慢地,颜色变得更深重,开始变黑。我们骑着马奔向汽车所在处,眼睛却没有看着前面,而仍然是互相对视,那一分草原情深依然还在留念,主人把我们送到差不多时,建议下马而行,我们走在草原上,那份友谊都把我们围住了,使人产都默默无闻地。虽无声,但意重,千头牛万头象都托不起。草原的浓浓情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意象景象意境区别理解?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1、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例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再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2、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
比如:海子的《日记》,如果单个地挑出来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泪滴、荒凉的城等。然而,作者将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
3、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
例如:《秋歌》:“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瞏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意境。这里有秋的白描,有对人物暖暖的深情。由“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秋空、马蹄、山径、寺院、”这一系列意象,组合融合成一种秋的意境。在这里,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
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原旅游日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原旅游日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